台灣大學生到底怎麼了 每4人就有1人休退學

 

台灣大學生到底怎麼了 每4人就有1人休退學

本報記者  張  盼

2019年07月19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台灣大學生休學回屏東老家幫忙賣香蕉。
  資料圖片

  台灣少子化問題近年對高校招生沖擊不小。各校正為招不來新生傷腦筋,卻發現入校的學生也可能中途休學或退學。台灣教育部門最新統計顯示,2017學年台灣大專院校休退學人數超過30萬人,佔大專生總數的23.6%。幾乎每4人當中就有1人休退學,比例之高令人咋舌。究其原因,“志趣不合”和“工作需要”排在前列。

  十年寒窗求學苦,為何如此輕易就離開?面對如今近乎100%的高校錄取率,重新擇校變得沒那麼難。四年學成畢業薪資還不如高中生,自然讓人心生退念。當然,原因還不止這些。

  “最壞也不會沒學校念”

  根據台灣教育部門統計,2017學年大專校院學生退學人數達91531人,再創新高且連續兩年退學人數超過9萬人,令人憂心就讀人數“回不去了”。退學理由以“志趣不合”、“逾期未注冊”為主,加起來超過總人數一半,人數明顯多於選擇“經濟困難”的人。

  2017學年新增辦理休學率為6.14%、相應學生有78220人,休學理由主要是“工作需要”、“志趣不合”。該學年台灣大專校院總休學人數(新增辦理休學加上休學而未復學)超過20萬人。再加上退學人數,休退學人數超過30萬人,而大專生總人數約為127萬人,意味著近1/4的學生選擇休退學。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台灣開啟教育改革,推動“廣設大學”政策。隨著大專院校數量變多,錄取率由昔日兩三成躍升至接近100%。考大學不再像“過窄門”,選擇也大大增多。有台灣學生坦言,過去自覺念錯了院系,隻能在原校尋求轉系,現在則大可休學重考,說不定來年可以考上更好的學校。“大學錄取率都100%了,最壞也不會沒有學校念”。

  現實是,有人在休學后重新出發,找到了人生方向。也有人在“長假”后走向迷失,甚至淪為“啃老族”。

  不合預期便提前離場

  尤小姐曾就讀台灣某私立大學觀光系,因不願在校學習觀光理論而想直接到職場汲取經驗,大二時不顧家人反對毅然休學,提前踏入社會。4年過去,她按部就班讀完學士和碩士的哥哥姐姐還在為求職而苦惱,她卻早已進入按時發薪、年終還有配股的科學園區公司,且存夠人生“第一桶金”100萬元新台幣。“所以,我很慶幸當初的正確選擇!”

  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經濟系的林志翔,在大學期間一度因為志趣不合而選擇休學,歷經一番探索后才復學。“原本以為會有更多實務類課程,卻發現經濟系跟想象的不一樣。休學的時候經過思考,復學后才另外去修企業管理、行銷類課程。”

  從台灣桃園市永豐高中畢業的彭宬說,“明星高中”有不少升學咨詢的相關資源,有些大學還會組織體驗營,這些都是高中生認識大學及其院系的機會,而自己所在的社區高中沒有相關咨詢資源,當時對大學的認識可以說是零。

  就讀於台灣台中市衛道中學的張啟慧說,高中裡有輔導室可以咨詢科系,也會有學長學姐幫忙模擬面試,但無法對院系給太具體的建議。以滿分10分來說,自己那時對院系的認知大概隻有4分,即便上網查資料,也無法理解實際上在學什麼。上大學后會發現,台北的學生很早就可以知道大學相關資訊,南北的資源差很多,所能獲得的資訊量也有不同。

  既浪費資源又浪費青春

  “很簡單,就是大學太多!”對於台灣大專院校逐漸走高的休退學率,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認為,許多人因為大學好考就進去,念到一半才發現念不下去,例如讀數理專業一定要學微積分,修餐飲科的學生工作辛苦等,有人忍受不了就中途離開。讀到一半去工作的學生也很多,因為很多家庭需要小孩自行支付學費。

  張瑞雄建議學生,首先要找一技之長,其次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不必一定要從小學一路念到大學畢業。例如讀完高中或高職,可以想想自己是否適合讀大學?甚至初中畢業時就可以開始考慮,自認為有學術傾向者可以念高中,打算就業者讀高職,或是念五年制的專科學校。

  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王立升認為,這意味著學子選校時大多未考慮適才適性,多元入學2002年執行至今毫無成效。廣設大學政策是嚴重失誤,當初希望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念大學,結果反而害了學子,既浪費台灣資源,也浪費學子青春。

  應及早規劃加強輔導

  台灣高校學生休學或退學不斷,教育部門和校方應如何應對?台灣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認為,學生要辦理休退學,校方一定會追蹤並了解原因,而休退學的原因很多樣,例如研究生可能因為論文未如期完成而選擇休學,外面就業環境可能也有影響。如果就業市場有好機會,有些學生也會考慮休退學,也有人是因為想去其他學校或島外念書。

  戴念華說,如果學生的考慮是經濟因素,學校可尋求資源協助學生繼續就學,但不少學生是因志趣不符選擇先休學去重考。現在年輕人不大會受修業年限約束,想多方嘗試,學校也應該持開放態度看待,也有學生去重考或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后,發現不如預期,就會重回學校。

  台灣有媒體發表社論稱,台灣教育部門對於已經休退學的大專生應予以輔導,同時要求各學校進行課程改造,提供多元學習和跨校選修的機會,讓學生不必辦理休退學就可選讀接近自己志趣的課程。高中和高職生的生涯輔導也要及早規劃,不要等學生考完試再依分數來填選讀院系,就讀后才發現志趣不合,已經浪費了青春黃金時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