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擴大,停課不停學、自主學習變成熱門話題,但更緊迫的是一一一學年度考招新制將上路,一○八課綱中的「學習歷程檔案」將取代現行備審資料,成為申請入學參採重點。聯合報針對全台五四二位大學教授進行民調,發現教授對檔案真實性與參考價值抱持觀望,超過半數、百分之五十四點七的教授仍最看重「在校成績、基礎學科能力」。
對可信度、貧富差距充滿擔憂
不少教授認為學習歷程檔案立意良善,但對高中實施現況、資料可信度、貧富差距等充滿擔憂。大學教授並非杞人憂天,新課綱教改中,對考招影響最大的「學習歷程檔案」上路後亂象不斷,近萬名高中生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廢除。本報更調查直擊,學習歷程檔案上路至今,代寫及補習產業猖獗,包辦三年學習歷程檔案開價超過廿萬元之譜,仍有家長埋單;高中現場問題叢生,學生則疲累不堪。為了釐清讓補教猖狂、高中師生疲憊的學習歷程檔案,究竟在大學教授心中招生占比多寡,聯合報繼去年課綱上路周年大調查後,今年續推課綱二周年民調,鎖定學習歷程檔案,來了解大學教授的審查心聲。
三成八坦言 成績才是錄取關鍵
民調顯示,在學習歷程檔案涵蓋的眾多項目中,大學教授最看重的內容是在校成績和基礎學科能力,其次則為就讀動機(百分之卅九)、課程學習成果(百分之卅二點三)。對於外界認為學測和在校成績才是決定是否錄取的關鍵,百分之卅八點一的大學教授坦言確實如此,百分之四十六點四認為不一定,百分之十五點五覺得不是事實。
民調收到超過一千五百則開放式意見顯示,大學教授過去書面審查經驗極差,認為成績是最公平客觀的標準。「資料流於形式,與入學後表現差距甚遠」、「對其他資料的真實性存疑」、「其餘項目會受城鄉及家庭社經地位影響」,擔心學習歷程檔案換湯不換藥,「看外面有多少補習班廣告在協助完成學習歷程,就知道又是個不實際政策」。
台灣大學副教務長詹魁元直言,課綱十年一改,過去都是大學、高中各自為政,教育部也未對大學教師教育訓練,自然無法相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但考試成績好的學生,至少具備時間管理能力,是較客觀的評分指標。
五成六教授 支持取代備審資料
本報民調也顯示,對於是否支持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備審資料,百分之五十六點七的大學教授表態支持,百分之廿二點五的教授不支持,百分之廿點九教授無意見。不支持者主要擔心淪為軍備競賽、增加學生負擔;支持或無意見者雖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比現行備審資料好,但教授們對新制仍有憂慮。
本次調查以全國一般大學及技職校院專任教師為母體,依科系學群進行分層隨機抽樣,透過線上問卷填答。調查時間為四月一日至四月廿二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五四二份,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四點二個百分點以內。
聯合報今起三天推出「課綱調查2.0」,揭露學習歷程檔案上路後的亂象,包括大學教授對於招生的看法、補習班代筆寫作業亂象,還有高中端無所適從的困境,讓我們一起關心下一代教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