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把書讀好?】台大學生分享考試技巧、讀書方法

 

【怎麼把書讀好?】台大學生分享考試技巧、讀書方法

本文資料出處:

引用:<a href="https://han-lin.tw/文章網址">文章標題-翰霖補習班</a>
網址:https://www.han-lin.tw/why-study/

如何讀書

延續上一篇文章:【為什麼要讀書?】了解讀書的目的才能讀好書 – 台大畢業生訪談紀錄,後半段翰霖繼續詢問台大機械系學長,分享讀書技巧、讀書方法、考試策略…等相關心得,請他以過來人身分,提供經驗與方法,給學弟妹一個參考。

以下內容盡可能地保留了完整的對話紀錄,只做最小幅度潤飾與結構整理,讓閱讀更舒服與精簡。文章由學長親自確認過,沒有扭曲任何原意。

訪談紀錄:『書要怎麼讀?』

討論過為甚麼要讀書,我們希望進一步了解,你覺得書要怎麼讀得好?

首先,我認為要做個區隔,『把書唸好』跟『把考試考好』是完全不一樣的行為。進行討論,分成不同的兩個主題會更合適。

其中有什麼明顯的差異呢?

 簡單來說,最大的差異在『限制』。考試是受限制的,而讀書則是沒有限制的。

所有考試都有範圍、有標準答案,是一個被限制住的行為。讀書則完全沒有,不但沒有範圍,連得到的答案都需要被懷疑,不能輕易視為『正確』。例如:牛頓力學曾經引領世界力學的發展,直到近年也被證明在微觀的狀態下不適用,需要以量子力學進行解釋。各種現階段流行的『標準答案』,都可能經過一段時間就被推翻,與考試只遵照一個確定解答,依據解答為核心,其實有本質上的差異。

這個差異也讓兩件事情的動機、方法、與目的不相同,至少在我看來,有很巨大的差別。

讀書

有一種說法:考試是為了檢驗讀書的成果,能不能用這種說法將兩件事情聯繫在一塊呢?

 坦白說我覺得不太行,因為考試的核心是做出區隔,聽起來很現實,但考試如果不區分名次,不進行篩選與過濾,就沒甚麼意義了。試想如果考試沒有名次差異,還有人認真準備嗎? 所以我不認同把考試包裝成『檢驗讀書成果』這種說法。

打個比方,國文有一課節錄了紅樓夢,假設有學生覺得紅樓夢很有趣,額外花了很多時間把整套紅樓夢讀完,導致複習其他課程的時間不夠,所以考得不好。請問這樣的行為是書讀得很差嗎?

這就是讀書與考試本質的差異,讀書必須不停地鑽研,看完一本書必然會有更多延伸讀物,只會越看越多,永遠不可能讀完。但是考試不一樣,考試有範圍,可以被唸完,並且它也只在意自己範圍內的東西,你所擁有的知識只要在考試範圍外,就不會得分。用這種方式想要檢測讀書的成果,我認為非常的侷限。

那好,就把讀書與考試分開來討論,分別就這兩件事情提供你的經驗可以吧?

 那先談我自己做的比較好,也應該是學生更關心的議題『把考試考好』。依據我的經驗,考試需要方法與策略,掌握幾個重點,就可以事半功倍的取得高分。分別是:熟悉考試制度、掌握關鍵重點、學習兩種念書方法、解決不想念書的情緒、最後是抵抗考試壓力。

『如何把考試考好』:熟悉考試制度

參加考試

熟悉考試制度是指考場規則、範圍、出題比例這些嗎?

 除了這些一定要了解的事情之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認清考試制度的竅門,每種考試都有其特色,舉例來說:我升高中時考的是基測,基測的重點在於拚全對,如果5科各錯一題,就不會上台中一中,但是如果三科滿分,另外兩科還有很多錯題的空間,這是以前基測的考試機制。而現在的國中『會考』,特色就剛好與基測相反,要拚的是全科高分,而不是單科滿分。了解這種竅門,才能用正確的方向來準備考試,以最少時間取得最好的結果。

另外,除了考試特色之外,了解考試習慣也會有幫助,例如一般來說,國中升學考試的選擇題答案分布率是很平均,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避免只猜一個答案的考生成績太高,不過反過來就可以利用這一點機制,做檢查答案的動作,甚至是提高猜答案的命中率。

還有一個可以利用的點,大考的數學題目圖形都畫得很準,有時候根本不需要計算,用尺量一量再換算比例就知道答案了。不過這些小技巧知道就好,不要太依賴,把書唸好去應考才是真正的捷徑

補充說明:國中升學採用超額比序制度,大部分學區在比序時會優先比較積分,也就是優先比較「精熟(A)、(A+)、(A++)」、「基礎(B)、(B+)、(B++)」、「待加強(C)」三種差別,因此考5A的學生,即便錯的題目比4科A++ 1科B++的學生多,在升學時反而會先錄取。
更詳細的規則請參考:超額比序規則說明

『如何把考試考好』:掌握關鍵性重點

考試制度這一點很容易達成,一般學校、補習班都會提供相關資料給考生。那麼掌握關鍵性的重點又是指?

微軟曾經說過:只需要解決最常見的20%問題,就可以滿足8成以上的客戶,這是商業上常見的原理;同樣的道理,一場考試只要能掌握最核心的20%重點,其實就可以取得非常多分數了,優先熟讀這些重點是必要的。

關鍵重點

這個概念不難理解,但是具體上應該怎麼做到?

 我自己會這樣做,在總複習時先安排一次完整的讀書計畫,做第一次全面性複習,主要是為了回想曾經學過的觀念而不是要掌握所有內容。然後把一些忘掉、比較重要的觀念記錄下來,這些重點通常就是最核心的那20%。等到全面複習完一次後,利用全範圍的考試來找出遺漏觀念,重新複習有錯誤的單元。

之後再重複這個過程,就可以讀得更深入,記憶更多細節,慢慢的把20%提升到40%直到全部掌握。通常在大考之前,我會重複這個循環三次以上。這種複習方法以大方向為優先,進而掌握小細節,可以避免在單一章節花太多時間,遺漏掉很容易拿分的題目。這個方法坦白講並不困難,只要學生有心就能夠做到。

大多數的參考書與講義都會抓重點,如果以這些為主,會是一個好的方法嗎?

 我覺得這要看狀況,時間允許的話自己整理的重點肯定好很多,因為別人覺得重要的、容易搞混、遺忘的部分,不一定是你的盲點,講義與參考書整理的重點,通常是為了滿足所有人,缺少針對性。就可能會遺漏一些個人的盲點

不過如果是第一次複習,或者時間不夠用的狀況,複習重點整理,至少比甚麼都沒有要強。但要留意到一個情況,用別人的東西很容易不安心,沒有自己全面性複習過,你就不知道有沒有遺漏,這個想法會跟著進考場,所以容易緊張、失常

『如何把考試考好』:兩種學習方法

那麼關於兩種學習方法,是指什麼意思呢?

 有個狀況大家很容易看到:多數文科好的學生,數學表現不佳,反之亦然,數理好的學生文科容易是盲點,你覺得是甚麼原因造成的呢?

有人覺得是天分或者是喜好差異,但據我的觀察,主因在於『學習方式』。

學校課業有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一是以觀念為核心,融會貫通的作法、二是有效率形成長期記憶的技巧。用錯學習方法,往往事倍功半,學得辛苦也不見成效。而大多數理科學生比較擅長抽象化觀念的思考模式,文科學生則通常比較擅長記憶的技巧,我覺得這才是文組與理組之間的差異。

考試方法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同時學會這兩種方法嗎?

 應該說這兩種方法本來就該同時掌握,因為即便是文科也有抽象化觀念的需求,例如英文的文法就是以觀念為核心,並不是單純的背起來而已;而數學物理同樣需要用到記憶,只是比例不高而已。能夠活用這兩種學習方式,根據需求來切換思維與習慣,才會真正學得輕鬆有效率

聽起來很合理,不過要怎麼做到活用這兩種方法呢?

 首先一定要有這個認知,知道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才能夠嘗試根據狀況改變方式。至於學習這兩種方式的細節,我建議多參考其他人的方法,同樣這邊我也會提供自己的經驗,多聽多看更有可能遇到適合自己學習習慣的做法。

從我比較擅長的數理科說起,怎麼去做到抽象化一個觀念、以及怎麼做到融會貫通。基本上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從推導公式開始,所有用到的公式、理論,一定要能夠自己拼湊出來,清楚的知道證明過程與原因,才能理解這個公式或理論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與其他觀念之間的關係、以及它的核心思辨過程。熟悉推導以後,幾乎不會忘記公式,也更容易應用各種變形。這裡稍微補充一點,通常我會利用『課本』而不是講義,課本雖然廢話很多,但是卻講述了一個公式發展的前因後果,甚至會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比起重點整理的講義更容易理解背後的因素

接著是第二步,當掌握公式如何形成後,我會利用寫過的練習題,自己做習題延伸,思考當題型發生變化時怎麼解決,如果拿掉一個變數? 增加一個條件? 這樣的題目能不能作答? 要怎麼作答? 反覆地進行這類練習,可以徹底融會貫通一個觀念。

舉個例子來說明:假設學到『浮力』這個觀念,第一步要思考浮力的來源,為什麼會有浮力? 直到了解浮力是由於壓力差形成、掌握推導的過程,這時也就知道與浮力相關的變數,像是密度、體積…等等,到這一步通常已經能夠猜出這個觀念中,會出現的公式與變化了。
接著寫過一些簡單的題目後,我會開始自己想像題目,比如寫過題目:『把一個冰塊放到水裡,冰塊融化後水會上升還下降?』就可以更進一步思考,如果冰塊裡面有一根鐵釘,融化後水面會上升還是下降? 如果冰塊並不是由水構成的呢? 如果不是放在水裡融化又會發生什麼事?

養成這種思維習慣,可以把需要融會貫通的觀念學好,並且也特別節省時間,不用每天幾小時的練習量,少量的習題就可以掌握考試了。

那麼偏向文科的學習方式呢?

 這裡要先坦白,我自己並不是文科高手,考得雖然不差,但方法一定不是最好的,給大家做個參考就好,不一定要仿照。

我認為文科的重點在:『如何快速有效地形成長期記憶』,這其中的關鍵是反覆地回憶,也就是密集的多次複習,所以我會利用零碎時間來達成這個目的。這裡特別說明一下,零碎的時間適合用來複習,並不適合用來學習新觀念,因為這種時間通常沒有很好的學習環境,容易分心或被迫中斷,但卻足夠用來勾起以前的記憶,利用這些時間複習,是形成長期記憶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自己的作法是,除了複習完整的章節之外,再利用上下課、廁所、洗澡的時間,複習上個禮拜、上個月的錯誤題目,這些題目通常在考完試當下就已經檢討過一次了,利用瑣碎的時間做第二次、第三次複習,就可以節省大量複習時間,並且有效加深印象,即便記憶力不好,也可以牢記考試重點。另外,也有些人會用諧音、編故事的方式形成長期記憶,不過我自己不熟悉這些,就不多做說明了。

『如何把考試考好』:克服不想念書的情緒

準備考試

除了念書方法不對之外,我認為考生更容易遇到不想念書的情況。

 你說得沒錯,掌握了方法後,如何確實執行才是考生最大的困難。大家都知道要念書,卻很少人能靜下心專注學習。不過針對這一點,能給的建議實屬不多,畢竟只有本人能夠掌握自己的情緒,也只有自己知道動機與目標。在我遇到念不下書的情況時,會利用兩個小技巧來調整情緒,分別是:提醒自己目標與動機、尋找適合的讀書環境。

大考其實是一場拉鋸戰,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會有好結果,而支撐持續學習最好的工具就是動機。我建議考生可以找一些提醒自己動機的事物放在身邊,當遇到不想念書時告誡自己是為了甚麼在努力。雖然大家的動機都不同,但是找到自己為了甚麼,並時刻的記住這個想法,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

另外我認為讀書環境非常重要,好的環境諸如圖書館、補習班、學校自習室,都可以讓人更專心一志。我以前主要是在補習班唸書,首先是因為我比較被動,需要身邊的環境刺激,給我壓力,所以當大家都在努力讀書時,那種氣氛跟壓力會讓我更專注。另外,在補習班可以找到老師立即討論問題,很快就解決疑惑,也有很大的助益。不過環境主要是看個人習慣,有些人適合自己一個,有些人則需要同儕間的督促,總之,找出適合自己的環境也是避免不想念書情緒的好方法

『如何把考試考好』:抵抗考試的壓力

有些學生面對大考很容易緊張失常,你有甚麼方法應對嗎?

 我用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重複『模擬』,藉由模擬來提前適應,減少不知所措的狀況,就可以大幅減少緊張感。所以在大考前兩周我會完全模擬考場的環境,讓生活作息完全比照考試當日,考試時間就寫同科目的考古題,以相同的標準與時間提前習慣考場,重複多次自然就不緊張了。

再多補充一點,常見的考試緊張有兩種原因,一是不夠努力,準備不足所以擔心,另一種是害怕達不到期待與標準。針對第一種狀況,其實沒甚麼好建議的,自己準備不足本來就要承擔後果,這是考試最公平的地方。不過對於第二種狀況,有個觀念我想送給他們,這是我以前高中公民老師說過的:『別人期待那是別人的事,不百分百承受他人的期待,才是在做自己的選擇』。

面對考場

針對考試這一部份,還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嗎?

 做個簡單的總結就好,這是我出社會後有的體會: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像考試那麼簡單的事,考試有範圍、有答案、有盡頭,要做的只是在幾本書裡把答案找出來而已,不像社會上多數問題根本不知從何下手。我希望考生意識到這一點,拿出決心把這件事情做好,不要這麼簡單就被擊垮。

『如何把書念好』:訪談紀錄

我們討論了很多關於考試的技巧與準備方法,那麼現在來聊聊『怎麼把書讀好』這件事吧。

 正式討論以前,我想要先說說對『讀書』這件事情的態度,因為我認為很多人有誤解:以為讀書就是對的。事實上讀書對人生不一定有幫助,而且觀念錯誤的書籍遠比正確的還要多,我知道這個說法不容易被接受,但這才是真實的狀況。

人要進步、要獲得知識不一定需要書籍,讀書只是一個媒介、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路徑,如果你知道怎麼挑書、怎麼念書的話,讀書確實有很多好處。不過要先知道書本身的缺點,首先它只代表作者一個人的觀念,而作者是否有足夠的知識值得存疑,而且作者本身是否有特定目的、動機也耐人尋味。另外寫作時的時空環境、社會背景會影響到內容的建構,在寫作年代奉為正確的價值觀,很可能是現代排斥的觀念,例如:論語中無處不在的重男輕女言論。最後則是理解上的偏差,包含了翻譯錯誤、語言演變、主流解讀問題,這些都可能改變書本傳達的思想,非常容易產生誤解

你的意思應該不是叫大家別念書吧?

 當然不是,我表達的是:不要過度美化念書這個行徑,不要一味的以為一定要讀書才能進步,讀書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我也要說,上述的缺點不應該構成不念書的理由。其實這個問題就像是賺錢一樣,有條件說出賺錢不重要的人,必須能夠先滿足自己的生活,如果連生活都有問題還滿口賺錢不重要,那就明顯只是忌妒心作祟而已。讀書也一樣,只有投入與了解過書籍的用途後,才有資格說讀書不重要。

這裡也申明我的狀況:我不認為自己有絕對的資格去評論與裁定讀書這件事,我只能依據自身的經驗,來分享想法,到現在為止所說的,是關於『讀書的態度』這件事情。希望能傳達這個觀念給大家:讀書是一件好事,但不是一件偉大的事,不要產生無謂的優越感

書本知識

那麼除了這樣的讀書態度之外,具體要怎麼做,才能把書讀好?

 其實從一開始挑選書籍就很重要,一本好書可以讓人體會很多,不過一本爛書也很容易導致觀念偏差。我就曾經因為閱讀以陰謀論為核心寫的書籍,產生許多錯誤的思想,導致對因果關係有不正確的認知。在我看來,市面上各領域:成功學、投資學、政治、宗教…等等,有很多書籍是充滿搧動力卻傳達錯誤思想的。

所以,我建議採用一個簡單的原則來挑選書籍:除了工具類書籍(科技應用、法律、專業領域的參考書)之外,不需要選近10年內出版的書來看。尤其是不要選剛發售就熱銷的書籍,原因是如果一本書沒辦法流傳超過10年,通常也代表它傳達的思想經不起考驗。這個方法是根據『林迪效應』做選擇的,書本以及其所傳達的理念,通常是預期壽命和已經存在的時間成正比,簡單點說就是活得越久,通常可以活得更久。試想100年後會流行的當今暢銷書還是聖經,就能理解了。

雖然這種方式挑選書籍一定會錯過一些好書,但我認為與其冒著風險讀一大堆沒有用、甚至有偏誤的書籍,還不如把時間花在經得起淘汰,經得起時間篩選的知識,畢竟這世界上的書是多到看不完。

那麼如果選到這樣的一本好書,你會怎麼去讀它呢?

 我覺得除了理解書中的內容之外,需要特別思索兩件事情:一是作者的能力與動機、二是揣摩寫作的時空背景。懷疑作者非常重要,寫了一本書並不代表就有比較深刻的體會,很多時候作者在有意無意間,就會犯下許多錯誤。其中最常見的謬誤像是:專業領域的曲解,也就是作者誤把自己領域的觀念,無限制地延伸到了所有事情上,例如熟讀經濟就以為全世界的問題都是經濟引發的,工程師把困難認定為技術問題,馬克.吐溫曾說過這個現象『當手上拿著槌子的時候,甚麼東西看起來都像釘子』。

除此之外,大多作者並沒有嚴謹地學過統計知識,使得很多統計結果與故事案例是有問題的,常見的統計歸納錯誤、強調單一故事問題、事後歸因、把篩選當成是改良…這些問題會影響一本書的客觀性。舉個簡單的例子:2007年金融海嘯前,市面上幾乎找不到一本著作說明金融環境有問題,可是隨著金融海嘯的發生,跳出一大堆書籍宣稱自己準確預測了金融海嘯,這是典型的事後歸因,這些問題層出不窮,所以不要太單純地相信作者,重申那句話:寫了一本書並不代表就有深刻的體會。

另一個也很重要的是揣摩寫作時空背景,很多經典著作現在來看並不驚艷,但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接觸了它的衍伸品,也就是後世的各種模仿與借鏡,才會因此認為原版不過如此。實際上為什麼N年前可以想到這些,才正是閱讀經典時要注意的重點。這些著作在完全沒有參考對象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個全新思維,甚至打開了一個新的領域。不了解寫作背景,就看不懂這類著作的偉大,也就無法學習作者是如何僅憑蛛絲馬跡啟發重要思想,也就錯過讀書所能夠獲得最有價值的幫助。

書中世界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可以注意的細節嗎?

 有一個體會我很想分享:『享受讀書的孤獨』。我認為書只能自己讀,也只能讀給自己用,聽起來很自我,卻恰好構成了讀書的魅力,每一本書都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溝通,肯定存在只屬於讀者的體會,其深刻與否,決定了書本帶來的成長、增加的視野、獲得的感觸,擁有自己的看法才是讀書給出最好的回饋。所以,別只想著爭取他人的理解與共鳴,如果是為了這種目的,讀書評就夠用了。

我認為很多人在提倡『獨立思考』,卻連獨自思考是甚麼都搞不清楚。好像可以自己決定晚餐要吃什麼就是獨立思考了。實際上現代社會想要的『獨立思考』只是一個同化過程:接受『社會的獨立思考』,並且誤以為是自己想到的,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才會充斥大量的書評、大量的懶人包,卻少有真正屬於個人的聲音。讀書是找回這種聲音的管道,但條件是用自由意志的方式進行,所以『請享受讀書的孤獨』。

坦白說,聽起來有點玄妙,不過大意上是指要讀出自己的想法吧。那麼針對讀書這件事情,能否幫我們做個總結呢?

 用兩句名言可以很好總結我的想法:『在讀書上,數量並不列於首要,重要的是書的品質與所引起的思索程度。』這是富蘭克林所說的,把書本當成一個媒介,透過作者的眼睛去看世界,感受他心中的想法,遠比囫圇吞棗、藏書無數有意義得多。

另外,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帶著懷疑的態度來讀書,不要人云亦云、盲目遵從,讀出自身的看法、得到自己的體會才是最重要的。

<<< 文章由翰霖補習班整理,資料來源於各公告平台,如需轉載、引用請參閱版權政策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