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616廖夫子心情隨筆

 1130616廖夫子心情隨筆

每年的四五月
都會有同學來問我
為什麼登分分數應該夠了
我還建議
如果報名費用與相關交通住宿承擔的起
建議還是可以去考甄選機制(非筆試能力)
我認為這是自由活動的抉擇
沒有人能說一定好或一定不好
參加甄選入學制度
很重要的是
讓自己驗證與確認
該系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走的領域
自己報考的理由是什麼
自己適合就讀的原因是什麼
自己已經具備了什麼?
還要加強與改善的是什麼
當然
也是提早跟未來的教授們相見歡
我告訴學生
從每年的輔導實務案例來分析
1.每年都有同學到了指定項目甄試(上第二關戰場),當天才發現,原來第二關有面試,然後什麼都沒準備,就慷慨赴義了
2.每年都有學生到了指定項目甄試,當天才發現,原來需要事先上傳資料或下載資料,然後一樣什麼都沒準備,就帥氣前往
3.每年都有學生,因為各種理由(拖拖拉拉、懶惰為最主要原因),導致備審資料(學習歷程檔案)來不及上傳,當然就直接宣布該校系第二關不必參加了
4.每年都有學生表示,指定項目甄試,當天實作會有評審來評分,然後會有人來拍照自己的實作作品,結果有人太緊張,作品完成不順利,評審當然也評分了;重點是,下一位要拍照的評審來之前,同學因為自己天兵緊張或當機,已經將線路拆解了,所以照片只能拍拆解未完成的結果,當做完成的作品
5.每年都有學生到了指定項目甄試的前一天,才發現原來不用緊張,但是自己已經瞎緊張好幾天了
6.每年都有學生到了指定項目甄試,因為是早上考試,所以決定考試當天要搭早班車到外縣市考試(如搭乘最早的公眾運輸工具),然後搞到自己怕睡過頭,結果精神不濟的考完複試
7.每年都有學生到了指定項目甄試,結果因為沒有注意最新公告,找不到面試場地(已經網頁公告修改),結果不懂得打電話去問系辦公室,最後直接自行宣布放棄
8.每年都有學生到了指定項目甄試。因為自己的天兵,記錯考試日期,沒去考試,或是睡過頭,直接棄考
這些每年的天兵
鬧出的笑話也是令人一絕
因為天兵總數量變化不大
就是主角姓名改變而已
同學們因為第一關筆試不錯
認為登分就會上自己想要的科系
所以不想參加第二關
我也懂
因為高職生考完統測
人整個就放飛了
高中生考學測更開心
二月後
三下都在消遨遊
對我來說準備第二關
不是考試
而是機會與歷練
如果沒報名甄選入學(高中為申請入學)
這個重要的體驗或訓練機會
就會被丟棄了
更重要的原因是
當自己因為高三的甄選複試有出包經驗或是累積一些大考挫敗經驗
對人生未來的發展
是有利無害
同學看的是省幾百元或省事
我必須說
更重要的是
或是更殘酷的原因是
待了三年
實在想不出
到底有甚麼東西能放上資歷表
到底有什麼可以拿出來的經歷來寫
到底有什麼出色的體驗可以陳述
讀了三年書
到底這三年
為自己累積了什麼成果?
除了利用教室插座把全家行動電源充飽
還有買爆福利社
對某些科目呈現昏迷模式
甚至是直接翹課或遲到
到底自己這三年對自己的家長
(真正出錢栽培投資你的董事會)
你拿什麼來證明
他們這三年的支出與辛勞是值得的?
如果三年的投資卻沒有一點像樣的表現
沒有賺還大賠
為什麼還要人家支出更昂貴的四年破百萬的費用?
我常常在課堂問學生
如果教室後面是類似警察局偵訊室
我們要求全班家長請假
來這裡觀課一週
從第一節上課前到第五天放學後
然後各位同學你不知道家長們在教室後面能看得到你在教室中的種種表現與樣貌
家長這一週都沒讓你知道
他們能實地觀察大家一週時間
請問這一週結束
家長們可能會有什麼反應?
同學A 說
應該是直接送急診室吧!
因為他看到自己的表現狀態會氣到中風
同學B說
媽媽應該會直接進房間
把他的房間桌機扔到垃圾桶
因為他整夜玩遊戲
白天都在補眠
同學C說
立馬去戶政事務所辦理切除親子關係的證明
同學D說
應該從此之後不會再給零用錢了…
同學們很真實的說出父母親可能的反應與真實感受
代表他們是知道家長的期待
也代表同學們能理解自己的作為是不恰當的
當然也有些人會說…
沒差呀…
反正我家人不在意…
他們不會管我…
我覺得我比以前進步了…
等等讓全班哄堂大笑的內容
有時候
在教學現場
真的無奈
如果說
要推動教育改革
我建議
請這些政府官員與大學教授們
到國高中職各代課一個月
相信會更知道教學現場是什麼模樣
也會知道
為什麼學生到大學表現會讓大家傻眼
因為中小學階段就已經問題重重
當然原因就不深究了
我的想法很簡單
書如果真的讀不好
就算了
但是禮貌與態度若也不行
那這樣真的就掉漆了
有學生問我
非得有成就才是正確的嗎?
非得成績好才是完美的嗎?
謝謝同學回應我
我的想法
平凡人生沒有不好
但是不要因為自己的怠惰
給自己或家人添麻煩
甚至是讓未來的自己後悔
第一
我沒有強調成績至上
第二
我指的是不要浪費青春美好時光
第三
利用在學期間能學習的機會,練出社會的功夫
當日後準備離開校園的圍牆
進入到社會環境
那時的狀態與體會
冷暖自知呀
回頭接著說
我會鼓勵參加甄選入學
就是希望藉由這幾百元的報名費與完成相關資料的準備過程
讓自己這三年的學習
透過成果的呈現
讓自己做一個完整意義感的翻篇
也透過教授的書審與面試評分
好好了解一下自己在非筆試的能力究竟累積的如何
也為人生日後可能的非筆試考試(領獎學金、轉系、轉學、考研究所、找工作等)留下重要的實務體驗
也因為做備審資料的整理與資訊的收集
讓自己更加明確自己的人生選擇
要往哪裡前進
心中更有譜
而不是僅用分數落點就幫自己決定了學校與科系
買手機
我們會做功課
什麼牌子
什麼型號
什麼功能
什麼顏色
什麼容量
什麼保護貼等等
買筆電
我們也做功課
大小
效能
型號
灌什麼軟體
買什麼滑鼠
用什麼耳機
保固資訊如何
上網速度也要要求等等
買機車
我們也做功課
型號
顏色
速度感
風評也會認真看
既然生活用品我們都願意花時間了解
我們有什麼理由
對於日後要讀四年的大學
影響未來求職就業的環境
影響人生日後發展的專業累積的相關細節
我們不去好好探究與規劃
有同學告訴我
不想參加甄選入學
是因為自己口才不好
參加登分很省事
我完全認同這個考量
所以我的論點是
如果考慮未來的需求
參加甄選如何這類型的升學管道
可以幫助我們
檢視自己走過的路
也能預判未來要走的路
做書審(不論紙本或電子檔)與參加面試
不論是學校轉換、學歷提升、工作取得或是其他機會的接觸
這些已經是未來爭取機會時
常出現的基本流程或要求
正因為對面試或做書審資料不熟悉甚至是陌生
才需要利用這一個機會點來練習
如同我常常提醒同學們
大家的書審資料(學習歷程檔案)要提早做
不要完成剪貼後的第一版
就是最終上傳版
面對人生發展相當關鍵的升大學考試(統測或學測)
倘若我們只依靠筆試成績來決定未來(一試定終身)
卻不想研究、確認自己到底適合念什麼領域
不想了解自己即將就讀學校科系的專業延伸
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沒有一些規劃與想法
就僅憑前人的分數評比
就來決定自己的下一步
也就是
我們想將自己的未來
大剌剌的就交給命運(登分)來決定
這樣會安心嗎?
人力銀行調查
職場新鮮人出社會後認為自己「學非所用」超過63%
我認為
對自己想要走的路
與實際走的路
沒辦法產生好的呼應是相關聯的
學非所用
沒有人想要如此結果
而沒有好好認真做選擇
絕對是關鍵因素
不少學生
對於到校學習
希望老師教重點
希望老師不機車
希望老師給彈性
希望老師作業少
希望老師給高分
卻又希望不需要花什麼時間力氣
如同上班面對老闆
希望老闆給高薪
希望老闆好說話
希望老闆給事少
希望老闆福利多
卻不希望工作吃掉太多時間然後需要條件難度越低越好
這是在哈囉嗎?
要抱怨制度不優
每個人都能大口噴發
AI時代已經不是傳言
而是現在進行式
面對人際互動、職場要求、學校學習任務…各個方方面面
如何統整、歸納與分享
就考驗彼此的累積了
不想被淘汰
就必須改變
不想被決定
就需要主動
每年跟學生談這些概念
就是被嘲諷與揶揄
不論是來自同事還是學生或校友
認為我在找麻煩
我選擇尊重
因為我只能提供建議
無法代勞
回顧過去的社團歷練、打工經驗、幹部經歷、領獎學金經歷、考教師甄試經歷、考研究所經歷…,到最近一次的經歷(去年考博士班),以及這近二十年來陪學生、同事、家人、朋友等面對諸多的考試
在在提醒我
這些過往的累積
都不可能白費
既然沒有比別人聰明
那就比別人努力
既然沒有好的家世背景
那就讓老師們成為自己的專屬家教
既然沒有慧根
那就需要會跟
既然沒有出生在羅馬的本錢
那就要擁有前往羅馬的本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