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007廖夫子運動日記1

1071007廖夫子運動日記1

昨晚軍校旁跑步,雖然跑不遠,但是流汗感覺很好,雖然有新聞說跑步得肺癌(真恐怖),但是運動還是需要的。
在跑步的過程中,也聽了一場演講(莫把鑽石當玻璃-劉大偉),講者分享其生命經驗,令人佩服。



他是一個成績極差的學生,在媽媽肚子死胎十天才出生。成長過程中,偏偏爸爸又是麵包達人,媽媽也一直對他是充滿期待的,尤其在課業上他真的是一籌莫展,完勝全拿倒數前三名。
後來國中階段,被送到美國唸書,更是遭遇不少的文化刺激與考驗,當然霸凌事件不在少數。
很幸運的是,他遇到生命中重要的貴人(他的美術老師),這位老師看到他的美術作品,不斷的鼓勵他,支持他,提供他不少的學習機會,甚至是將他的作品送參賽,還獲得全美繪畫比賽前十名。
在這位恩師的鼓勵下,他找到自己的天賦能力,尤其不必應付如國內的升學壓力,他越來越如魚得水。
他的演講不斷提醒一個觀念:「把自己放到對的位置」,這真的很重要。
最近有幾所學校與單位邀約擔任親職教育講座與學生生涯規畫主題講座,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與不嫌棄。
在準備的過程中,有些主題我還是感覺不易準備,一直卡關,甚至感受壓力。明明我也已經講了兩百多場場次了,怎麼還是很心虛呢?
原來我一直拿大師師父們做標竿。我看的是我的偶像師父,如嚴長壽、林偉賢、陳安之、饒夢霞、曾燦燈、俞敏洪、洪蘭、侯文詠、黑幼龍、盧蘇偉等國際級大師,我也拿這些檯面上的專業講師們在比較,難怪我會心虛。
我也從自己過去演講的錄影檔案中,看到自己好多缺失呀!
不過沒關係,我告訴自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沒有高手是一蹴可幾。
我又上網看了許多知名的演講,想從中找尋靈感。我發現這些大師們的演講很吸引人,因為他們在談自己的故事,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經驗拿出來分享,這些都是引人入勝的。
這樣的體會與發現不是第一次,但是卻給我很棒的提醒,讓我想更深入的模仿與看齊。期待我未來的演講與課程,可以因為自己的修煉與提升,帶給聽眾及學生更多的養分與收穫。
我在學校的授課課程,常常是將我平日預備演講的資料中,找出對應的主題內容來教導與分享,但深度與廣度就不及演講內容的1/3。
不是要忽略課堂學生需求,而是在校外演講,一次就兩三個小時,講師不用管秩序、不必擔心聽眾是否專心、不必介意環境是否髒亂、不必介意聽眾是否會走動或玩手機、不必點名、不必擔心電腦投影設備與燈光影音系統是否故障、不必要求聽眾做聽講筆記、不必改作業、不必考慮聽眾個別差異或是特殊生需求也不必擔心進度,更不用處理學生衝突或設計橋段刺激學習動機。
我很感恩,我的演講聽眾在我的講座時間內是認真參與的,我也不必當壞人要求聽眾配合什麼(因為他們不是我學校課堂學生),尤其他們大多是主動前來,而且我也是全力以赴。
但是學校課堂的學生是每學期就換一批,稍微熟悉與建立關係,學期已經過半,加上不少同學學習意願低落(心中認定,就是不想讀書才能高職),同時從小根深蒂固的錯誤價值觀,即不重視非升學筆試科目(連帶也鄙視非筆試科目教師)。
我一個年度,因為班級數多,要教全年級近800位學生,要與學生建立熟悉與信任關係,更是不容易。
我們在教學第一線人員,能要求他們的、能深入教導的,願意用心學習的人數與程度真的一直在打折。
在學校教學,不只是傳遞知識與概念,還要花更多力氣在學生生活常規、學習態度、學習動機以及他們本身的人際關系互動與團體動力。
這些付出都是平常不易被看見甚至易被忽略的重要任務,也是我會被學生討厭的主因,尤其我會要求他們上課要有上課的樣子,不能使用手機、不能隨意走動、不能吃零食、不能做本科目以外的事情、不能趴著,還有我會指派回家作業等等。
不管如何,當一天和尚就是敲一天鐘。我認為當老師的人,本來就不應該為了討好學生而降低要求,這樣只會犧牲他們的學習權益,也不會因此得到學生尊重。
我也決定,我要調整這場令我有壓力的講座內容方向,改談我自己的生命經驗與體驗。
相信主辦單位邀請我,重點不是我是誰也不是我談了什麼,而是對聽眾產生怎樣的化學效應。
等等收拾東西,運動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