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職老師的日常反思
廖芳慶
空堂時光,偶遇翹課的學生
因為上週段考,我剛好被排到監考他們班,當天下課時間,我有跟他們做一些對話,從同學的言談舉止中,我記住了某幾位同學。沒想到第二次相遇是因為翹課。我主動開頭跟他們聊聊,問問他們為什麼人待在教室,鼓勵他們趕緊動身去上課。他們也允諾會立即前往。
再度巧遇,師生間的短暫對話
後來,我經過體育組,與前輩同事打了招呼,然後前往福利社,結果又遇到了這三個小毛頭。他們應該會覺得,這位大叔老師實在「陰魂不散」。其實我也不願意呀,難得有空堂想走走散心。
我沒有責罵他們,只是拍拍他們肩膀,對其中一位我竟然還叫得出名字的同學說:「也許有些課程,你目前沒有動力上,但很多時候,這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花時間去了解。甚至可以說,我們太早判斷了它的價值,導致沒機會再多了解。那我們怎麼可能從不了解的事物中獲得好處呢?」
「既然我們是第一志願的學生,就應該有第一志願的水準。試著再給自己和老師一次機會吧。」這三位帥哥便再次往教室的方向移動。由於靠近下課時間了,我想,沒意外的話,他們應該又是繞回教室去了。
低學習動力與習得無助的現代學習特徵
學習低動力、習得無助感,的確是當前年輕世代常見的問題。不只是他們,身為「大叔」的我們,其實也有許多需要調整的地方。
讀書的艱辛與自我提醒
讀書,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以我現在博士班學生的身份來說,坦白講,生活的重心必須相當克制,這也讓我倍感艱辛。但「路」是自己選的,總是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聚焦重要事物,減少瞎忙
現在的人都很忙碌,但也因此容易陷入「瞎忙」的情境。忙碌不等於有效能,行動的堆疊不等於成果的產出。如果無法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整天應付瑣事或受手機制約,那麼理想目標真的會遙不可及。
因此我需要認真的提醒自己:
1.減少不重要事情的時間被蟬食,不要因為完美主義或不重要的人,耗費主要的精力。
2.學習農夫的精神,不求多不求快,但求踏實,多一些耐心與等待,也多一些盼望。
3.有些事情的取捨,是為了讓重要的事情更有時間雕琢,以獲取應有的品質。
4.落實「以終為始」的概念,知道期待的結果是什麼,那過程中就需要刻意安排與鋪陳。
5.努力不是為了安別人的嘴,而是為了安自己的心。任何的作為,其結果好壞,都是要自己承擔。不要只做表面功夫,不要只會虛應故事,因為真正的要面對損益的人是自己。
教育是雙向修行
我不完美,也不需要完美。在關心與叮嚀學生的過程中,我也需要提醒自己。隨時歸零,重新再出發。
透過這次偶然與學生的互動,我也看到,無論對學生還是對自己,教育都是一場雙向的修行。只要彼此願意,就多嘗試嘗試,相信會有機會走過迷惘,找到各自的方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