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114年進入死亡交叉

大學招生114年進入死亡交叉

中時新聞網
林志成/台北報導
2024年12月31日
新聞內容文字:教育部統計
102學年,18至22歲人口合計數129.9萬人,大學學生數是113.7萬人,差距16.2萬人;
112學年,18至22歲人口數91.2萬人,大學學生數是89萬人,差距2.2萬人。
教育部預估114學年時,大學學齡人數與學生數將在84.5萬人之處「死亡交叉」,大學學生數首度超越學齡人數。


意思就是全部18到22歲的年輕人都去讀大學,大學招生還是有缺額
117學年時(四年後)
大學考生僅16.5萬人,扣掉公立大專校院招走12.5萬人,加上一些重考生,私立大專校院剩約5萬個生源,只夠6、70所學校招生。
國內目前還有約100所私立大專校院,若他們只以本土學生為招收對象,117學年以前會有3、40所面臨退場。
廖夫子觀點:
當所有符合年齡的學生都報名就讀,學校還有招生名額不足問題,那就代表整個管控機制是嚴重大當機
接下來,私立大專校院能活下來的,就是靠該校某些科系生存,其中屬於招生不利或非學校重視的營收主力的科系將被優先關掉。
這樣的發展:
1.許多價值性高,但招生不利的科系會收掉,剩下的就是就業導向為主的科系。就業穩定度高的、產業需求度大的會被重視,如資訊工程、醫學護理、商業經營等。
至於人文社會科學的科系或是學術性質較高的科系,面臨的挑戰就會繼續增加,如歷史系、哲學系、社會系等。科系專長領域若是無法帶來經濟效益保障或是短期就業保障的,更容易出現停招或減招危機。
2.許多國立大學不重視,但私立大學願意投資的科系,就會消失的更快,例如電競遊戲、餐飲管理、休閒觀光、語言等科系會消失更快。尤其是面臨AI快速大發展,外文領域的科系,招生會更有挑戰。
3.私校教職員的去路,將成為新一波的中年危機。還能繼續生存的私立學校,其行政職務將更傾向一人身兼多職(但領導行政加給並沒有增加)或是派遣臨時工取代正職人員的情況會大增。
4.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彼此將會加速進行整併,發揮強強聯手的效應(公公併、私私併或是私捐贈給公)
5.有價值或品牌的私立高中職,可能會跟私大合併,讓學習更一條龍服務(打造高中-大學-碩士8年畢業)
6.公立大專校院也會尋找地區性指標公立高中職合併
未來的大專校院生存
招收陸生、外籍生
這會是加大力道的重要選項
甚至我大膽推論
在職進修入學條件會繼續放寬
碩博士可能未來不用寫論文也能畢業
與其他國家名校雙聯學位或線上學習將成為選項
接下來的教育招生現場
絕對是戰國七雄,群雄爭霸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