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造就現在,現在成就未來
高三同學快畢業了
終於意識到自己混的很嚴重
焦慮擔心下學期無法畢業
我想「學習不投入」的情況
應該不是這學期才這麼嚴重
高三同學私訊問我怎麼辦
坦白說
我沒有教高三班級
看不到同學們在班上實際情況
但大致可以推論出樣貌
我認為有些作為還是可以掌握的
第一
要求自己平時上課期間
(不論學校或補習班)
要全力認真聽講
好好整理筆記
專注配合課堂師長的指令與指導
不要在A課程做B事情
「專注的力量」勝過「一心多用」
應該相信與善用師長們的專業與經驗幫自己節省錯誤嘗試的時間
學校的功能不是只能充飽行動電源
師長們對升學考試的準備經驗與猜題能力根本不需要質疑
你是要參加升學考試
不是要寫字典做學問
你是要考這一科
不是要上台教這一科
全力配合班級課表師長們的指令就對了
第二
不論哪一門課程
至少課本、習作與歷屆試題
這些一定要搞懂
歷屆試題不看解答就能完全答對
基本上學校也不會太差了
複習的過程中有不會的
請踏實的去請教任課老師或班上同學
提問之前準備好個人文具與筆記
用手機錄音後大部分是不會拿出來聽的
別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相信自己的筆記
去問問題請注意禮貌與態度
不要自己一堆主張
真那麼厲害
我們就完全不必擔心了
別搞到變成為反對而反對
那只是告訴別人我們已經卡住了
第三
複習要有讀書進度
不要用感覺(Fu)來決定讀書進度與科目
不然進度永遠在第一章
目前距離統測時間還很充裕
不應該放棄任何一科
強項科目追求高分
弱項科目至少課本習作與歷屆試題範圍要會
模擬考在意的不應該只是分數
而是藉由模擬考找出自己面對考試常出包的地方
檢討自己的準備應考階段與實際考試過程
有哪些作為應該維持
有哪些作為應該立即避免
要確實執行
不要年輕輕就學政客
「說說而已」
第四
如果可以
平時上課時間
座位的選擇建議往教室前方移動
可私下向導師表達努力地意願
爭取往能專心的位置移動
自由來自於自律
自律源自於自願
自認為管不住自己的慾望
那就別往會讓自己後悔的地方移動
第五
要追求考後100分
考試進度對大多數人而言
本來就永遠讀不完
扣除超難題目或刁鑽試題
其餘應該是符合大多數人程度的題目
我們就應該努力搞懂
不要考完就資料筆記全扔了
這樣學習永遠從0開始
第六
把家中的讀書空間環境整理清潔
把自己的書桌、書包進行整理與清潔
別把書包變成舉重訓練
別將學校書桌變成資源回收場
各項文件進行資料夾的分類整理
將會干擾自己分心的物品
好好請出桌面
複習時,越單純的狀態越好
真的想聽音樂就聽古典樂就好
檯燈光線的選擇必須充足明亮
第七
準備一本心情筆記
學習過程總會有一些心情起伏的事情困擾著自己
遇到鳥人鳥事就寫下來
然後告訴自己「翻篇」
對於自己做對或做錯的事情
也確實進行檢討
學會鼓勵自己
也學會反省自己
第八
準備個人行事曆手冊
記錄下各種待辦事項、報名日期及須知等等
別老是用「啊,我忘了…」、「那個誰誰誰都沒有提醒我…」
不要完全依賴手機
動筆記錄還是有其功能的
第九
買番茄時鐘來實際應用
設定明確複習時間
過程中不得離開座位
更不能使用手機、看電視、吃吃喝喝等
善用零碎時間
而不是隨時隨地拿來玩手遊
手機是「電子鴉片」
善用則成大事
誤用則出大包
第十
慎選互動的同儕友人
朋友是青少年階段最重要的夥伴
然而不同的任務安排就要找不同的朋友
要讀書考試就請多找認真用心學習者來觀摩與看齊
朋友是次於手機對你影響重大的人
分不出誰是益友與損友
那就得承擔相對應的責任與風險
第十一
禮貌與態度
是通往世界的萬用鑰匙
上了學校讀了書
就要有讀書人的氣質與作為
人都不可能完美
但不應該把自己自私與功利在他人面前無止盡的秀下限
無理或失禮
師長們同常不會劇烈反應
但後座力的影響是你始料未及的
凡事要以終為始
不要過程中擺爛或態度不佳
最後影響自己權益才又到處求救
第十二
別因為面子或人際情誼而做了違背個人道德良知或行為意願的事情
別讓自己的家人親友師長們擔心
如果某些事情做了
家人師長會生氣甚至是擔憂
那麼就算是再好的朋友邀約也要拒絕
第十三
讀書上學、工作上班
每個人都有壓力、困境要面對
每個人都有委屈、辛苦要因應
每個人都有挑戰、挫折要扛著
未來想做什麼不是靠幻想
更不該把自己想達成的目標
其背後該做的準備丟給家人
對高手而言
事情不是問喜不喜歡
而是問應不應該
遇到問題狂抱怨
那是本能
能與不喜歡的人事務合作或互動
那才是本事
第十四
平時在家
請主動幫忙整理環境
幫忙清理垃圾洗碗晾衣服等作為
別把自己當成家裡的來賓貴客
要父母全力支持自己的夢想
自己就要讓別人付出心甘情願
平時應主動關懷家人
而不是只會做伸手牌或關在房間忙自己的事情
家務事不是媽媽的專屬工作
第十五
寒假要到了
爭取家人的同意
去自己想就讀的大學逛逛走走
感受一下大學的氣息與味道
不論是大學附近的夜市
還是大學的圖書館或實驗室
去看一下自己未來可能要出入的地方
穿著正式正經一點
拍照留念
放手機桌面、電腦桌面
作為砥礪自己的夢想版
第十六
良藥苦口、良言逆耳
若想成為頂尖人士或想翻身
傾聽他人意見便是關鍵作為之一
找自己信任的師長聊聊
手機沒電我們會即時充電
那麼當腦袋當機了
或是感受到讀書沒動力了
自然也需要充電一番
沒有慧根,就要會跟
高手不是因為變厲害才開始做
而是開始做才有機會變成厲害
人生最糟糕的
不是
我本沒有
而是
我本可以
跟學生談了幾點
決定把平常也提醒學生的想法整理出來
與同學們共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